衝到架上時,想要買的那本英文書只剩兩本靜靜立在上頭。

其中一本已被拆開翻閱過,另一本仍被塑膠膜包著。跟往常一樣,我把兩本都拿起來檢視一番,尤其是書脊的部分,我最受不了書脊的上端或下端因為長期放置或任何人的不小心而撞凹、破損。當下,我覺得兩本書狀況都算不錯;只是,被塑膠膜包著那本的書脊下端,有個與書脊平行、長約一公分的皺折。


從皺折的感覺看來,應該不是放置或碰撞之後的結果,而是書在印刷廠裝訂時發生的瑕疵。當然,從印刷廠、出版社跟書店的角度來看,這並不構成他們對瑕疵的定義,但我對此有芥蒂,才將之視為瑕疵。


說到買書,我總是受不了「新書」的誘惑,不是那種新出版的書(不過,我還挺習慣買新出版的書),而是全新裝訂、裁切良好、毫無瑕疵的書。這倒不是說,我無法忍受書籍因各種原因產生的瑕疵,像是發霉、水漬、折頁、劃線、…,或因多次翻閱而頁面鬆散;而是說,我希望這些是在書買回家後才發生,我希望我是那個始作俑者,我希望這些瑕疵的發生,是我儘量小心保護才發生的意外或歲月的痕跡。


就這樣,我在書架前猶豫了很久,究竟要拿哪一本?是被拆開翻過的那本,還是有封存但皺折的那本?還是不要買,等下次進書再考慮?


外文書進口的時間、數量跟種類都很不一定,加上我覬覦這本書很久,錢也存夠,總覺得沒理由不買,所以再考慮的決定馬上被我否決掉了;那麼,剩下一個非此即彼的選擇:拆封過或未拆封,翻閱過或有皺折。


我當時大概又受不了「新」書的誘惑,覺得被人翻過的書不如未拆封的「新」,以為怎樣考量,未拆封的都比拆封過的新,就算有皺折,那也不是太大的瑕疵。所以,稍微想了一下,就拿走未拆封的那本結帳回家。


沒想到,那道皺折後來也在我心裡長出來,只要一看到或一想起那本書,我的心就跟著皺起來。於是,我經常拿起那本書,望著那道皺折看阿看,接著用手撫摸它,確認這道皺折不只是視覺的作用而已,我還可以觸覺確認它是具體在哪兒;然後,開始揣測它如何在裝訂過程中被無意間擠壓出來,或設想有無任何方式能消除它。有天,我甚至試圖以指間用力擠壓皺折,以為這樣做能夠使它消回去,沒想到皺折不但沒有消失,還因為手勁太大,皺折旁留下一道指甲痕。


當下覺得自己真是笨蛋,把事情越弄越遭。跟著,心有不甘的感覺在我心中滋長,我問自己當初為什麼會選擇這本,為何會覺得未拆封的就是比較新比較好?當然,這問題不會有答案,決定做了就是做了,任何回溯註定只是對不可能理解與回復的決定的補充。


之後,我跟女友提起這件事,並拿著書問她意見,她看了看只說:「唉喲,這本書看不出來有什麼不好,幹嘛在意那個東西,你不說我還沒發現勒!」對阿!她說的沒錯!我身邊也是有類似狀況的書,這明明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我為何只在意這本書,只有這本書的皺折被我不斷確認與質問,那我幹嘛這麼在意這道皺折?


或許因為這本書的封面是金色,所以這道皺折相形之下變得十分明顯?或許是我遲遲沒時間沒精力讀完這本書,所以投射在皺折上?或許讀完之後,我就不再在意這道不會消失、永不平復的皺折?或許誇張點,等下次書店進書時,我奢侈地砸錢再買一本,就讓我不會在意它?


有太多的或許,沒一個是確定答案,唯一確定的是,那道皺折的確在我心中擠壓出另一道皺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chdenk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